【書摘】《做個有智慧的跑者》2018 年、2019 年台北馬拉松數據分析
跑步技術的知識與評量方法,是一個很特別的主題,原因是影響長距離跑步表現的因素,主要是跑者的心肺功能,而且不同能力的跑者並不會有一致的跑步技術。跑步時的著地時間、著地指數、垂直硬度、腿部硬度等跑步技術變項的優劣,主要來自於跑者的天賦(很難透過主觀意識來改變); 就算跑步時採用一致的步頻,能力不同的跑者,仍然會因為技術變項的差異,出現不同的跑步表現。理解自己跑步的天賦能力後,選定合適的跑步速度與對應跑步技術,才是聰明、有智慧的跑者。 |
台北馬拉松比賽於 1986 年開始舉辦 (http://www.taipeicitymarathon.com)。2019 年起,台北馬拉松成為臺灣第一個通過國際田徑協會 (IAAF) 銅標籤認證的市區馬拉松,也是台灣最具指標性之一的馬拉松盛會。
富邦金控自 2009 年開始贊助臺北馬拉松,至今已經 11 年,是臺北馬拉松最長期的贊助夥伴。運動生理學網站與 Bravelog 運動趣 (http://bravelog.tw) 合作,收集 2018 年、2019 年參加台北馬拉松馬拉松比賽的數據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2018 年報名台北馬拉松比賽的男生跑者共 6516 人,完成比賽且分段資料完整 ( 剔除國際選手、未完成比賽、檢查點未完整紀錄的參賽者 ) 共 5339 人;3 小時內、3-3.5 小時、3.5-4 小時、4-4.5 小時、4.5-5 小時、5 小時以上完成比賽的人數,分別為 124 人、598 人、1117 人、1179 人、1224 人、1097 人。
2019 年報名男生跑者共 6927 人 (+6.3%),完成比賽且分段資料完整共 5861 人 (+9.8%),不同比賽成績人數分別為 117 人 (-5.6%)、679 人 (+13.5%)、1180 人(+5.8%)、1238 人(+5.0%)、1204 人 (-1.6%)、1443 人 (+31.5%) ( 下頁左圖 )。
2018 年報名台北馬拉松比賽的女生跑者共 1242 人,完成比賽且分段資料完整共 907 人;3.5 小時內、3.5-4 小時、4-4.5 小時、4.5-5 小時、5 小時以上完成比賽的人數,分別為 29 人、135 人、203 人、254 人、286 人。
2019 年報名女生跑者共 1476 人 (+18.8%),完成比賽且分段資料完整共 1124 人 (+23.9%),不同比賽成績人數分別為 34 人 (+17.2%)、165 人 (+22.2%)、267 人 (+31.5%)、283 人 (+11.4%)、375 人 (+31.1%) ( 下頁右圖 )。
依據 2018 年、2019 年台北馬拉松比賽數據分析,女生報名與完成比賽的人數明顯的增加約 20%,男生也呈現增加約 10% 的狀況。比賽成績 5 小時以上的男女人數,分別 +31.5%、+31.1%,由此可見,有意願參與馬拉松比賽的社會大眾,仍然有持續增加的現象。但是,成績在 3 小時內的男女生人數皆減少 ( 女生 2018 年 2 人,2019 年 0 人 ),顯示參與馬拉松比賽的人數增加,雖然有提升整體的馬拉松比賽表現,但是最佳表現的人數並沒有增加。
依據 Santos-Lozano 等 (2014) 整理 2006 至 2011 紐約馬拉松比賽成績數據,發現不同能力跑者皆採用前快後慢的方式進行馬拉松比賽,而且較佳跑者具備較小的速度變化,成績較差的休閒跑者速度變化較大。「 馬拉松比賽配速 」文章中,整理文獻的資料也發現,馬拉松比賽配速以採用先快後慢的正向配速策略 (positive pacing strategy) 最為常見。
依據 2018 年、2019 年台北馬拉松比賽數據,男生、女生的速度變化範圍 (2018 年為 20.8%、16.7%,2019 年為 27.4%、18.8%)、速度變化平均、速度變化標準差如下頁圖所示。依據比賽數據分析,男女跑者的配速方式皆採前快後慢,2019 年男女在最後十公里速度慢於 2018 年,可能是 5 小時以上跑者人數增加 31.5%、31.1%,造成比賽末段整體平均速度下降。
男生跑者成績 3 小時內、3-3.5 小時、3.5-4 小時、4-4.5 小時、4.5-5 小時、5 小時以上的速度變化範圍 (2018 年為 7.7%、10.9%、15.2%、18.6%、23.9%、27.4%,2019 年為 8.3%、15.2%、20.2%、25.7%、29.2%、31.2%)、速度變化平均、速度變化標準差如下頁圖所示。依據比賽數據分析,男生跑者的配速方式皆是前快後慢,而且速度快的跑者速度變化 (%) 平均較小、標準差也比較小,速度慢的跑者速度變化 (%) 平均較大 、標準差也比較大。
女生跑者成績 3.5 小時內、3.5-4 小時、4-4.5 小時、4.5-5 小時、5 小時以上的的速度變化範圍 (2018 年為 5.5%、9.5%、13.2%、16.4%、23.1%,2019 年為 7.1%、10.9%、15.8%、19.2%、22.8%)、速度變化平均、速度變化標準差如下圖所示。
依據比賽數據分析,女生跑者的配速方式也皆是前快後慢,而且速度快的跑者速度變化 (%) 平均較小、標準差也比較小,速度慢的跑者速度變化 (%) 平均較大、標準差也比較大。依據跑步成績與配速變化的資料來看,不管是男生或女生馬拉松跑者,能力較差的跑者配速的能力比較差,馬拉松比賽過程的速度變化比較大。由此可見,訓練跑步時的配速能力,可能是提升跑步表現的重要訓練手段。
台北馬拉松 2018 年、2019 年比賽數據資料顯示,5 小時以上成績的馬拉松參與者增加超過 31%,而且整體馬拉松表現有逐漸提升的趨勢,尤其是女生參與馬拉松比賽的質量都有顯著的進步 ( 不過女生參賽人數僅有男生的五分之一,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可惜的是,3 小時以內的跑者人數減少的現況,值得進一步探究。
不管是 2018 年、2019 年的台北馬拉松比賽數據,男女、不同成績的馬拉松跑者,都有採用先快後慢配速的趨勢,而且馬拉松比賽的配速與表現有特殊的關連。採用更快的跑步速度、而且維持跑步速度的穩定,都是參與馬拉松比賽的重要條件,也是進行馬拉松訓練的重要課題。
資料來源:《做個有智慧的跑者:科學化跑步訓練與線上 AI 輔助系統》
作者:王順正、林玉瓊。旗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現在,運動筆記想將這本好書送給您!方法相當簡單,只要閱讀完【書摘】《做個有智慧的跑者》馬拉松比賽的配速方法,並依照文末步驟回答問題,就取得抽獎資格。一個帳號限回答一次,不可重覆回答、答案也不得與其他網友雷同。我們將電腦隨機抽出 5 名跑友 !填答時間:2020年8月18日(二)中午12點至2020年8月21日(五)中午12點止。
你也錯過前兩年的台北馬拉松嗎?作為國內第一個獲 IAAF 銅標認證的「市區馬拉松」 ,2020 臺北馬拉松即將在 12/17(日)盛大登場,而登記報名也已於日前開放,有興趣的你可別錯過啦!
延伸閱讀:【賽事】2020 臺北馬拉松簡章出爐!登記報名截至 9/14 止
*跑步好書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