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百K實測】PUMA 次世代氮氣中底科技 Deviate Nitro 降臨神鞋戰場

發表於 2021/03/09 23,455 次點閱 0 人收藏 4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加速器全開-PUMA 重返馬拉松賽場


在自然生態圈的狩獵戰場上,速度往往決定了生存的權力;在現今的科技社會,創新研發的步調定義了品牌的未來。藉由跨領域技術的導入與融合、進一步突破世俗的框架與認知,也成為跑鞋科技的發展走向之一。如氮氣 (N2),除了是大家熟知大氣含量最高的氣體之外,在街頭賽車電影中可以看到藉氮氣加速系統(NCO, 實際燃燒的是一氧化二氮)同時,氮氣也被用來注入包裝內以避免食品變質。但是,氮氣也對跑鞋中底科技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注入氮氣 N2 的全新中底,PUMA 強勢回歸馬場(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追求更輕且回彈更佳的中底是開發次世代鞋履的靈魂所在,在兼具輕量回彈與結構穩定的前提,勢必得保留一定體積厚度的中底,而如何降低這塊中底的密度就是達成輕量化的重點之一。除了從 2017 年開始徹底改寫跑界認知的 E-pebax 泡棉外,另種方式是將氣體灌入 EVA 胚膜中、使其膨脹而同步達成體積、重量、回彈性的需求。 


從 2017 年開始到原訂的 2020 奧運年間,厚底碳纖板跑鞋的市場可說是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越來越多品牌力求在同中求異的科技軍備競賽中,打造出性能超越其他品牌、同時又不失自身風格特色的美學與技術設計。但是,過往在廝殺激烈的頂尖路跑鞋戰場中,總是少了個在其他賽場也常與疾速畫上等號的身影。 

2016 Rio: Usain Bolt, Andre De Grasse New Olympic Bromance | Time2016 里約奧運男子 200 公尺準決賽,Bolt 與當時的加拿大短跑新星 De Grasse 在通過終點時相視而笑的同時,大家也可注意一下他們腳上的釘鞋也都是 Puma (圖片來源


沒錯!不論是賽車或是短跑競賽,都可以看到 PUMA 的參與。不過,為運動員製造田徑釘鞋起家的 PUMA,不僅在短跑徑賽項目上留名,在 1964 年時贊助的伊索比亞跑者 Abebe Bikila(前一屆奧運馬拉松赤足奪冠),並助他蟬聯奧運馬拉松的金牌。接近半世紀過後,在跑鞋設計更加複雜與科技導向的主要馬拉松賽場上,是否還能見到腳穿美洲獅 LOGO 的選手率先衝線呢?這次就由筆者以百 K 實測來為各位跑友初探 PUMA 這雙投入次世代中底+碳板跑鞋市場的訓練鞋款- Deviate Nitro 的性能與耐用度表現吧! 


  Deviate Nitro 開箱與跑鞋科技介紹


  外 型   


當拆開外層包裹的紙箱後,印入眼簾的正是 PUMA 代表色系的紅底+白色 LOGO 鞋盒

經典的紅色鞋盒加上首發橘紅色 Deviate Nitro, 搭配鞋面大拇指處的美洲獅 Logo 給人競速的感覺(圖片來源:筆者)


即使已看到外側鞋面的黑色條紋 Logo 以及靠近大拇指上方的經典美洲獅 Logo,還是不敢完全置信 PUMA 已經加入次世代中底+碳板的高階跑鞋市場競爭行列了! 而此次在台灣首發的男款配色為筆者測試的橘紅配色以及黑色,兩款配色都是兼具外觀吸睛與速度感的風格!而身為主打氮氣中底科技與碳纖維板的科技跑鞋,當然要透過部位分解圖來帶大家逐一了解 Deviate Nitro 在跑鞋各部位有做出哪些別出心裁的設計吧!

有置入彈纖維板的跑鞋勢必要來張部位分解圖讓跑者們了解科技的配置(圖片來源:PUMA)


  中 底  


跑鞋的中底堪比汽機車的避震+傳動系統,絕大部分的避震性能與推進力表現都來自中底本身的材質特性與(厚度/幾何)配置。而此次 Nitro 氮氣中底系列一次推出四款(台灣目前引進三款)不同用途的鞋款給跑者依自身需求來挑選。而作為系列中科技含量最高的 Deviate Nitro,也配置了含量最多的氮氣中底提供緩衝與能量回饋、碳纖複合材質的 Innoplate 推進片、以及嵌在腳跟處兩層氮氣中底之間的外顯式導流板。 

雙層氮氣中底、嵌在兩層中底之間的外顯式導流板(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Deviate Nitro 雙層氮氣中底包覆一片叉狀的碳纖板(INNOPLATE),提供即時的緩衝與推進回饋(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鞋 身 與 外 底  


在今年初 Nitro 系列準備進軍北美與亞洲市場前,筆者就開始在網路上蒐集相關資料,當初跟許多外國鞋測編輯初次看到 Deviate Nitro 鞋身照片的第一印象都是:怎麼這設計有點似曾相似? 不過,近距離看實體後才發現從布料材質、織法到支撐的設計都與 Turbo 不同:鞋身部分 Deviate Nitro 是由更輕薄透明的外層網布,搭配上與鞋舌縫在一起內層網布來提升中足包覆性,鞋口部分採用輕量鞋款常見的熱壓設計、但是在包覆腳跟的襯墊設計卻與其他鞋款有較明顯的差異。

Deviate Nitro 的雙層網布鞋面以及位置比較低的半月形腳踝襯墊(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以頂級訓練/競賽兩用鞋來說,Deviate Nitro 提供很大範圍的橡膠大底,很符合長距離訓練鞋定位,雖然並未如有些跑鞋品牌選擇與輪胎大廠合作,但此次搭載的 PUMA GRIP 橡膠,原廠表示能比自家過去的橡膠多一半的止滑。

Deviate Nitro 的大底(PUMA GRIP)配置大面積的橡膠(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Deviate Nitro 實測回饋


  初 落 地 中 底 回 彈 與 鞋 身 感 受  


跑步機測試動態畫面(來源:筆者)


按筆者日常跑步習慣,此次是以柏油與公園鋪設路面來檢視 Deviate Nitro 在百 K 實測後的性能與耐磨度表現。筆者過去已經有穿厚底碳板鞋( Zoomfly Flyknit 與 Vaporfly Next %)的經驗,因此穿上 Deviate Nitro(跟部高約 32 mm, 前足高 24 mm)後的適應良好。比較有趣的是在跑了大概 10 多公里後(第三次跑步)才感覺有把氮氣中底的彈性完全釋放出來,從那之後一直到里程數達百 K 的過程中,皆能享受到雙層氮氣中底與嵌入式碳纖板帶來的避震、穩定、推進效果。   

   

前足/後足皆配置有足夠厚度的雙層氮氣中底,同時用前腳掌跳躍落地、跑步推進離地時皆能感受到叉狀碳纖板在拇趾球處的回饋。(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高 低 起 伏 的 公 園 路 面 考 驗  


高雄都會公園/ 台中水湳中央公園/ 台北大安森林公園

平時筆者如果是需要進行比較長程(10K 以上)的輕鬆跑 / 90 % 以下的 MP 配速跑時,都習慣到高雄都會公園來練跑,整個公園一期+二期一大圈就接近 5K 的距離,地形多變性也適合當耐力打底的訓練場所。因此第二次穿上 Deviate Nitro 就是到都會公園來測試人行道鋪設石面的抓地力、上下坡彎道的腳踝包覆性、以及最重要的 – 氮氣中底與碳纖板的推進力表現

Deviate Nitro 在柏油與鋪設石面都有不錯的抓地力與動能回饋(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另外,筆者也趁著過年節日的機會以一日兩跑台中的水湳中央公園(含鋪設的人工跑道)以及大安森林公園 (外圍+公園內的紅土路),來測試 Deviate Nitro 的利牙能否在跑道以及紅土路面皆展現令人滿意的抓地力、以及較高的里程數對雙腿肌肉的影響。當日早上在台中是用比較輕鬆的節奏在跑、且水湳中央公園雖然有易跑的跑道路面,但因為配合公園造景地形所以起伏頗大;湊巧的是當時部分跑道路面因草皮灑水而是濕的,所以正好給了筆者機會來測試 Deviate 在濕滑(類似蒙多材質)跑道的溼地抓地力,結果是非常的令人滿意


同日下午有機會到台北市、立馬到森林跑站和大安森林公園朝聖!主要測試目標是在略濕的人行道路面以及公園內的紅土小徑來測試較快配速(4:30/K內)的溼地抓地表現。整個 10K 的 progression run 過程中,配速逐漸從 4:50 加到最後一K的 3:35 左右,PumaGrip 橡膠在鋪設地面的抓地力維持一貫的表現,而在紅土上的推進階段會覺得內側的橡膠顆粒可能因為較軟,所以無法像越野跑鞋般抓牢沙土。然而,Deviate Nitro 在各式地面的推進力與穩定表現真的令人滿意,在四分~五分的配速氮氣中底與碳板的搭配提供頗順暢的慣性,即使下午第二跑的尾聲雙腿肌肉也沒有感受到太明顯的緊繃與疲勞感


早上的第一跑(圖片來源: 筆者)


下午的第二跑(圖片來源:筆者)


  操 場 速 度 課 表 的 表 現  


雖然 Deviate Nitro 定位是在長距離的避震訓練鞋款,但是既然都有了碳纖板與次世代氮氣中底的加持,想必跑者們對此價位的鞋款期望勢必不僅於此。在前次於大安森林公園初探 Deviate Nitro 配到 5K / 10K 配速的表現、在總里程也達到百K後,筆當然要加碼帶上美洲獅來標準的 PU 田徑操場測試它的速度表現……


因傷勢未痊癒的關係,筆者原先是設定以 800m 間歇的方式在測試 Deviatr Nitro 來 5K / 10K 配速的表現,但實際開跑後因為傷勢與心肺跟不上預訂計畫,因此改採 400m*5 的逐趟加速來測試在 PU 跑道高速跑動時的回饋感以及包覆性


以 90"/lap 的配速跑了約 450m 後,當機立斷決定縮短測試距離、以 400m*5 完成剩下的速度測試(圖片來源:筆者)

  

在整體以 90"/lap 到最後一趟 76"/lap 的配速過程中,經過百 K 考驗的大底依然有很好的抓地(能聽得到前足大底耙地時的聲音),落地後整體鞋身與氮氣中底的穩定也跟在較慢跑速時差不多,後續的步態重心轉換與推進離地也不會有脫泥帶水的感覺;可能跑友們比較會需要注意與適應的,是前面有提到的腳踝包覆性與鞋帶的調整。筆者個人的調適方法除了穿中筒襪、重點是在步態轉換的過程中,善用氮氣中底與碳纖推進板帶來的動能優勢,後腿其實不用刻意發力推進、順勢讓中底的動力帶動身體前進、腳跟與膝窩也不用特別做往臀部的上提後勾、而是將動作控制的注意力放在將後腿跟著向前的慣性往前帶、再進入下一次的落地與推進循環。另外,將鞋帶綁至最上方的鞋帶孔也能提升腳踝的牢固性,所以筆者也建議入手 Deviate Nitro 的跑友們可以先在比較低速區間的練跑中找出最佳的跑襪與鞋帶綁法配置

Deviate Nitro 在 PU 跑道也表現良好的抓地與推進表現(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表現總結


  百 K 實 測 後 的 磨 耗 情 況  


正常來說,如果是完全未嘗試過的鞋款,可能 100 公里只是磨合期的結束,此時雙腳才完全適應鞋身的空間以及路感的回饋。而 Deviate Nitro 在百 K 過後,鞋子外觀整體的狀態都還很好,中底的氮氣中底泡棉部分也有出現些許皺褶 (不會像 ZOOM X 明顯),大底橡膠的部分在經歷幾乎 8 成都是柏油/石面鋪設路面、加上一些天然砂土路面的磨耗後,除了最前緣的橡膠有磨耗外,整體落地區(外側)與推進區(內側拇指球處)都沒有明顯地磨耗! 

 

Deviate Nitro 在100 公里後的磨耗情況,絕對能不負長距離訓練鞋款的定位!(圖片來源:筆者)


  深 度 實 測 後 的 跑 鞋 科 技 反 饋  


以主觀判斷的跑鞋配重來分析,筆者個人有著與 RoadTrailRun 網站編輯群一致的看法: Deviate Nitro 鞋子主要的質量皆是在中下半部(中底泡棉 / 碳板 / 大底橡膠)、所以可能會讓比較高步頻/ 強調收腿的跑者在比較高速時會覺得有點拖到的感覺。筆者個人跑法是偏適中步頻( 2019 金門馬半馬 80:37 秒時的平均步頻約 182 spm),所以個人對鞋款的偏好也是比較著重能輔助穩定推進的中底回饋與鞋身 / 鞋口的包覆支撐

以此次 Nitro 家族核心的氮氣中底來說,的確有著適中的 Q 彈感,個人主觀感受上氮氣中底的形變量不會像 E-Pebax 或 Boost 中底這麼大、再搭配上內嵌的碳纖板能給予鞋子中底本身很好的穩定性;而碳纖板的硬度部分, 依照 PUMA 國外的原文說明是「複合材質」 (Carbon Composite)、個人推測是像 Skechers Speed Elite 一樣並非使用如 Vaporfly 一樣硬度的碳纖板。但是,個人對 Deviate Nitro 的推進表現是認為這樣的組合已經足夠勝任其角色定位、或許未來 PUMA 的頂規馬拉松競賽鞋款就會有著不同的碳板材質

而另外兩點也比較引起國外鞋評廣泛討論的就是嵌在兩層中底間的「外顯示導流板」 以及因人而異的鞋口包覆性議題。在腳跟處中底間的外顯式導流板除了讓人聯想到賽車的擾流尾翼,筆者推測也能做出結構上的支撐效果、來讓後足處較厚的氮氣中底不做出過多的擠壓形變;而鞋口處在腳踝內/外側各置放蠻有厚度的半月形襯墊,該襯墊的位置較相近設計的鞋款來說,是更加靠近足底;筆者個人經過 Deviate Nitro 的百 K 測試後,認為在鞋帶與跑襪的搭配、 甚至跑步的動作控制策略上去做出適應;整體而言,Deviate Nitro 在舒適的配速區間(Easy Run / Moderate Pace)調性表現非常的親民與值得信賴、能讓跑者沒有太多負擔地穩定完成所需的里程數與享受氮氣中底+碳纖推進板帶來的回饋! 


  Deviate Nitro 與 狩 獵 戰 場 的 競 爭 者 短 評  


針對像 Deviate Nitro 可以當作訓練競賽兩用定位的碳板入門鞋款來說,價位較接近的有 Nike Zoomfly / Tempo next % 、Saucony Endorphin Speed、adidas adizero Pro(調性較硬)、New Balance TC(價位較高, 但重量與定位相近)等在功能設定上都是在各家頂規輕量競賽鞋之下、作為訓練輔助用的鞋款


以上鞋款在鞋尖差(Drop)的設定都落在 8mm ~ 10mm 間;重量上 Deviate Nitro(約 257 克)則是與 Zoom Fly 3 / Tempo Next %/ Fuel Cell TC 等都在 250 ~ 260 克(US9 號)的範圍,adizero Pro 則是在 230 克、而官方資料 221 克的 Endorphin Speed 是唯一比較接近輕量鞋款領域的對手。


不過 ,在神鞋戰場絕對無法靠一招半式便橫行江湖,只靠單一科技特性(如重量、中底彈性)是無法確保能帶給跑者實質的幫助。更需要的是科技的系統性整合、並調校至最適合鞋款定位的發揮。雖然上述的訓練型碳板厚底鞋款,可能因成本、支撐保護性、耐用度的考量而呈現出較溫和穩重的配置,但對於大眾跑者(全馬在 3 小時半之外)的配速需求來說,這些鞋款也絕對能滿足穩定完賽的需求


  美洲獅的下一招  


  Nitro 系列隱藏的頂級鞋款  


在 PUMA Nitro 氮氣中底系列的登場後,完善與明確的分工已經能滿足跑者大部分的需求面向,從訓練導向的避震穩定 Eternity(台灣未售)與舒適避震 Velocity,訓練競賽兩用的 Deviate,還有中短程路跑競賽 / 速度訓練的 Liberate(即將在台上市的高 CP 值輕量氮氣中底跑鞋)。但是,大家是否向筆者一樣期待 PUMA 家族也能推出各能力指標滿點的頂尖狩獵者來對抗各家的王牌呢?其實,從 IAAF 公步的認可競賽鞋款清單中,PUMA 最初的清單中除了 Deviate Nitro 外還有一款名為 "Deviate Elite"的開發中鞋款。


而同時在市場操作上,PUMA 從去年底開始就積極地為打入北美市場鋪路,也響應了該系列共同追求性別平權(此也是 IOC 國際奧會近幾年的主軸之一)的方向,首位簽下的馬拉松路跑選手也是美國的奧運馬拉松代表-火雞女孩 Molly Seidel;今年一月底的拉斯維加斯半馬賽 Molly 穿著 Deviate Elite 跑出 69:20、美國歷代第十傑,三月在亞特蘭大半馬更上一層樓,跑出 68:29 歷代排行再往前上升到第八傑,證明PUMA絕對有決心與能力來持續投入這場激烈的頂規跑鞋混戰。未來,也期待去蕪存菁的輕量Elite能像火雞女孩一樣,帶給跑界更多異想不到的驚喜與激勵!


火雞女孩 Molly Seidel 與 Velocity NItro 以及還未上市的 Deviate Nitro Elite(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1: Puma Deviate NITRO Performance Review by Believe in the Review
2: Puma Deviate NITRO Review by Running NorthWest
3: Puma Running Deviate Nitro Review: The Cat is Out of the Bag! 16 Comparisons.


責任編輯:Bigfish、Andrew Chen
圖片來源:PUMA、運動筆記


*跑步產品,盡在運動筆記


看更多百 K 實測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