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專訪】從臺東新生國中推動特奧滾球發現——適應是隨時隨地又無所不在
臺東縣立新生國中全校有 57 個班級,在臺東約有三分之一的國中生會到這所學校念書,集中式特教班與資源班各有 2 班,其中不乏自寶桑國小畢業的特教班學生。在適應體育與融合教育的推動上,新生國中在寶桑國小與未來升學的高中之間,扮演著承先啟後的角色。由於校內有充足的直排輪訓練資源,且這項活動對於學生的肌耐力與爆發力皆有助益,早年多延續寶桑國小以直排輪為推動重點。直至 2019 年夏天開始有所轉變,當石庭亦老師接下特教組長一職後,反覆經由「發現問題、尋求資源/支援、適應調整」的歷程,為特殊需求學生找到全新的可能!
一起來玩特奧滾球吧!
儘管直排輪的訓練有其益處,但需要大面積而平坦的場地,且不容易備齊所有學生的裝備尺寸,更要緊的是,隨著陸續有肢體障礙與腦性麻痺的學生入學,石老師發現這項運動不那麼適合肢體上有挑戰的學生。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運動,石老師向初鹿國中借來滾球組,並與校內其他老師一齊展現木工絕活,百分之百 DIY 打造出原本價格不菲的滾球場框,讓全校學生為之著迷的滾球活動就此展開!
特奧滾球的優點是——任何人都可以直接上手,就像一種單純卻好玩的遊戲,一開始先鼓勵學生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去滾、去擲、去拋、去投,沒有規則也沒有比賽結果,先從喜歡玩開始。此外,石老師亦善用每週 2 小時的「共學時間」為融合運動敞開大門,共學時間可以很正經,像是開班會;也可以很 chill,像是到操場曬太陽。石老師則是創造一個自由自在的空間,導師隨時都可以帶全班同學一起參與,隨到隨展開共融課程。
新生國中的校慶兼全校運動會,每年都在年尾連續三日地盛大舉辦,特教組當然也會把握此機會,藉由擺設攤位營造融合教育的氛圍。攤位內容從趣味的功能性動作訓練,以及基礎重量訓練;到親身操作輪椅與導盲杖,體驗特殊需求者的生活輔具;當然少不了易上手又相對安全的特奧滾球。而特奧滾球這項運動,也從一開始的單純體驗,到去年發展為融合組隊參與的小型競賽,今年冬天的校運會上,甚至會成為其中一項正式的全校競賽。透過漸進式策略,逐步讓適應體育和融合教育在校園紮根,並融入全校性活動中。最神奇的是,每次校運會結束後就是校園融合氛圍最好的時刻,學生之間更能互相同理,並凝聚校園的向心力與情感。
當然,推動一項全新的運動項目並不容易,也充滿挑戰。石老師以自身經驗提供三點建議,首先,應與行政端積極溝通,方能得到最有效的協助;其次,若遇到瓶頸時,可以換個方向去嘗試,千萬不能自我設限;最後,一點一滴地建立資源/支援網絡,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交給專業的!
一顆滾球的重量在 650 到 800 公克之間,對於學生而言算是沉重,石老師觀察到有些學生為了追求表現,容易採不正確的姿勢與力量丟球,而讓身體其他部分代償,長久下來會有傷害的風險。尤其對於智能障礙學生的影響甚鉅,他們常伴隨肌肉低張的問題,在肌力不足的情況下更容易拉傷。
針對此考驗,石老師開始透過徒手訓練測試學生的肌耐力,並依照個別能力分組,開啟一系列的核心肌群鍛鍊。肌耐力訓練不僅對於運動有助益,對於臺東的特殊需求學生而言,未來的就業市場以操作性工作居多,像是汽車工廠等,強健體魄對於職場與日常生活皆有長遠影響。
此外,為了更積極糾正代償問題,石老師也邀請物理治療師、運動科學檢測師共同合作。每堂適應體育課後,老師會即時回報課程執行情況給專業人員,諮詢專家的建議與指導,並每月至少安排一次教學現場訪視。
由於體育課的初衷不是為求表現,而是希望能培養、重建學生的休閒興趣,因此希望透過與專業人員的合作,指導學生以正確輕鬆的方式進行運動。而跨專業合作的經驗,也讓石老師深感建立資源網絡與求助醫療專業的重要性。未來新生國中也將持續透過「發現問題、尋求資源/支援、適應調整」讓更多學生能以健康又安全的方式,享受運動帶來的喜悅與成就感,如同石老師的教學理念為——每個人的天花板都不一樣,只要改變方向與目的地,所有學生都可以去挑戰自己獨一無二的那道邊際!
責任編輯:Hannah
圖片來源:石庭亦老師
*更多適應體育資訊,盡在運動筆記
適應體育發展中心致力於校園適應體育的推廣,透過建置適應體育教材和影片等教學資源,並舉辦研習、競賽等相關活動,提升特殊需求學生的校園體育參與。
往下滑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