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氣好熱!常見熱昏厥、熱衰竭與中暑這樣分

發表於 2016/08/24 22,628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當您在炎熱陽光下或高溫環境裡,覺得暈眩或頭痛時,可以先補充一些含鈉運動飲料,在陰涼處稍作休息(圖片來源:123RF)


在這炎熱的夏天裡,急診室醫師常常會遇到很多病人來求診,第一句話就說:「醫師!我中砂了! 趕快幫我處理一下。」有時候醫護人員摸不著頭緒,因為患者生命徵象穩定,體溫也沒有變高,怎麼說「熱到了!中砂了!」呢?「中砂」到底是什麼?


「中砂」是台語,泛指天氣熱、頭痛、頭暈等症狀,患者體溫可能正常或是 37.3 度,有些高,但並未發燒,因為太熱而食欲不振、頭暈、想吐等。


人體處在陽光強,溫度高的環境,需要皮膚血管擴張與大量排汗幫助散熱,頭部血管急遽擴張就可能導致暈眩或頭痛;而人體的汗水裡帶有少許鹽份(主要為鈉),排出後可能造成輕微低血鈉,也會導致暈眩或頭痛,這是因為太熱而最常見的輕微症狀。


嚴重的就可能造成體液不足、電解質不平衡與體溫升高,常見的 3 種表現如下:

熱昏厥
常見以往晨會站著出操時,在冗長訓話中突然會有同學昏倒。剛開始患者可能有一點意識不清,但是其後多半漸漸甦醒,恢復神智。昏厥主因是環境溫度高、不太通風,患者突然體液分配不均,血液積在下肢而腦部血流量不夠,因而昏倒。出現心律不整或是短暫腦血管缺血的機會不高,可以之後再到門診追蹤。


熱衰竭
又稱中熱衰竭,患者在高溫環境裡待了較長一段時間,大量排汗又沒有補充水分、鹽分,導致體內水分缺乏、鈉離子流失、電解質不平衡。主要症狀為四肢無力、惡心想吐、頭昏、倦怠、頭痛等。如果無法立刻脫離高溫環境,有可能引發中暑的危險。


熱衰竭的病患其體溫多半為正常或略低,臉色蒼白,衣服內皮膚濕透,血壓略低。患者移至陰涼處躺臥休息,補充電解質與水分,如運動飲料,適當降溫,多半可自行好轉。如果患者有嘔吐現象、體溫持續上升或是血壓持續偏低,應送醫治療。


中暑
中砂不一定是中暑,一般定義中暑為患者處於高溫環境,散熱不易,其中心體溫超過攝氏 40.5 度,患者可能身體發燙、乾熱無汗,身體癱軟、惡心嘔吐、頭痛、意識混亂甚至昏迷。


患者血壓低心跳快速,首先要排除患者本身發出高溫的疾病,如藥物、敗血症、腦膜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中暑造成的體內高溫,很快就會造成所有器官的傷害,包括腦心肺肝腎與肌肉,可能有腦病變、心臟腎臟衰竭,肺水腫呼吸困難與橫紋肌溶解症,死亡率高。遇到中暑患者,除了用冷毛巾降溫,應盡速送醫。


炎炎夏日,常常聽到有人說「多喝水,準沒錯!」其實有心臟、肺臟、腎臟疾病患者還是要留意水分攝取量,過多可能出現副作用,老年人或心肺腎功能不佳者,應記錄飲水與小便的量,每天量體重,避免水分過多造成危險。


當您在炎熱陽光下或高溫環境裡,覺得暈眩或頭痛時,除了對自己說「熱到了!中砂了!」可以先補充一些含鈉運動飲料,在陰涼處稍作休息。如果還是覺得不適,再到醫院就診。




資料來源:udn聯合新聞網

*健康知識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