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寫在一英里四分鐘障礙突破之後
紀錄這樣推進,令人不禁要問:跑一英里的極限是多快?可以用低於四分鐘跑完,那可以用低於三分半跑完嗎?過去的預言者,有的跟賓克斯打賭香檳,說四分一英里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有的像漢彌敦一樣,以停在四分一秒六的「完美紀錄」打造個人聲望,現在全都被證明是錯的。至於他們錯得多離譜,我們就得原諒他們沒預見合成跑道、高科技賽跑鞋設計、一天訓練兩次、飲食規劃、高海拔訓練,以及從世界各國遴選的一英里跑者,其中的頂尖跑者能以跑步為業,名利雙收;甚至有人使用增強體能的藥物、荷爾蒙補充療法,以及更驚人的基因改造,大膽突破身體極限。跑一英里的極限是多快,唯一能確定的就是認同古老俗諺的智慧:「創造紀錄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紀錄。」紀錄保持越久,就越能確定會有野心勃勃的小伙子以打破紀錄為目標。
但是追求最快一英里時間的方法與動機在過去半世紀已經變了,要成為一流跑者,現在沒有太多別的方法。頂尖跑者一天訓練四、五個小時,生活完全以跑步為中心。有些跑者發現無論採用哪種方法或強度的訓練,時間都無法進步,會求助藥物,但是使用藥物不僅被發現後可能會被禁賽,而且也有危險的副作用。
當然,成為一流跑者的獎賞似乎能彌補過程中的犧牲。艾倫.魏柏(Alan Webb),第一個打破萊恩的高中一英里紀錄的美國人,大一時取得一年六位數的贊助合約後,便從密西根大學輟學。奎羅伊一年賺進超過一百萬美元的出席費、贊助金和比賽獎金。除了渴望成為頂尖跑者之外,現在跑者渴望奪下一英里世界紀錄,是出於許多這類謀利動機。多年來商業利益不斷侵蝕現代體壇,導致一英里紀錄變得比較不那麼浪漫了。倘若追求一英里紀錄是單純想知道自己能突破極限,而不是為了獲得其他獎賞,會比較令人敬佩。
不論紀錄推進多少,大家回顧時,都會認定突破四分障礙以及蘭迪與班尼斯特在溫哥華的決戰,是一英里賽史和運動史上的兩個關鍵時刻。班尼斯特是業餘運動員,一天訓練僅稍微超過一小時,對他而言,跑步只是他熱愛的嗜好。一九五四年五月六日,他在自己協助建造的煤渣跑道成就偉業,現場只有少數觀眾,幾名記者,一組經過勸說才肯出席的攝影人員。短短三個月後,在現代鋼筋水泥建造的體育場,蘭迪和班尼斯特在熱烈宣傳的比賽中對決,現場有大批記者報導,有許多攝影團隊拍攝,播送到全球數百萬戶住家中,而且有這兩人最強勁的對手進行實況播報。這場「世紀一英里賽」擁有職業運動賽事的所有特徵,唯一差別是沒有參賽選手在過程中賺得一毛錢。如果要說第一場比賽敲響了業餘運動的喪鐘,那麼可以說第二場比賽敲出了未來體壇的第一個音符。
加拿大溫哥華的 Pacific National Exhibition 外,豎立著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與 蘭迪(John Landy)的雕像,紀錄當時的「世紀一英里賽」(圖片來源:wiki)
五十年後,桑提、蘭迪和班尼斯特都住得離各自首次跑出一英里佳績的地方很近,在堪薩斯大學、奧運公園和逸飛路的跑道散步時,他們一定能聽見過往的回聲:發令員的槍聲;鋼製鞋釘有節奏地踏著煤渣跑道;觀眾的加油聲漸漸變大;播音系統發出爆裂音,所有人靜下來聽一英里的現場播報,猜想今天會不會是大日子。
我們經常感覺體壇英雄不會老,會記住他們在全盛時期的模樣,臉上沒有歲月的痕跡,身體結實健壯。倘若是以一輩子,而不單只是年輕時期,來評斷一個人,那麼這三個人追求四分一英里以後的作為也值得我們敬重。桑提長久擔任後備陸戰隊員,表現優異,同時經營自己的保險公司。他仍然積極協助堪薩斯大學,繼續贊助青年體育計劃。蘭迪結束在吉隆文法學校的教職後,加入帝國化學工業公司,擔任鄉村科學家,退休時職司鄉村研發部部長。他在墨爾本奧運委員會任職,帶領特別任務小組,發揚澳洲體育;他也主管澳洲運動藥物局(Australian Sports Drug Agency),並且寫了幾本關於自然歷史的書。二○○○年,他被任命為維多利亞州州長。班尼斯特一退出體壇便投入行醫,成為知名的神經科醫師。他兼任英國體育委員會(Britain’s Sports Council)的官員,主導兩項計劃:第一,在全國各地蓋運動中心;第二,隨機進行藥檢,遏止運動員使用提升體能的藥物。一九七五年,由於在醫學和運動上貢獻斐然,受封為爵士。班尼斯特擔任牛津大學彭布羅克學院院長,也寫了一本充滿回憶的跑步書籍。
2004年,在牛津舉辦了慶祝一英里四分障礙突破 50 週年紀念活動,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拿著1954年當時破紀錄所穿的釘鞋(照片來源:路透社)
班尼斯特、蘭迪和桑提回顧各自的賽跑歲月時,會感到驕傲,但同時也會不禁嘆道:「唉,別再想那個老掉牙的故事了。」桑提想到跟業餘體育聯合會的抗爭,仍會感到痛苦;蘭迪仍愁悶在溫哥華沒有取得應得的勝利;班尼斯特仍展現給予他力量最後衝刺的決心與求勝態度。在數百萬人的眼裡,三人的成就宛如戲劇一般,三人曾經中肯談論運動帶給他們的收獲,這跟有沒有突破四分障礙和跑出奇蹟一英里無關。
蘭迪說道:「跑步教我學會紀律和表達自我……跑步過程會經歷各種失望、沮喪、失敗、意外成功,在更加重要的人生戲劇中,這些都會重演。跑步教我學會在壓力中表現泰然,叫我瞭解熱情、奉獻、專注有多重要。這些全是老生常談,但是人在年輕時,一定要經歷這些事,這非常非常重要。」
桑提應該會認同。「認真工作會有收獲的。」他說道,「經營事業得跟為運動比賽進行訓練一樣謹守紀律,仍然得早起,比別人更加認真工作。優秀的運動員通常會在重量訓練室多鍛鍊一些時間、多投幾次籃、多衝刺幾趟,諸如此類。一切付出都會讓人生更加精彩……我要演講時,比如說對年輕陸戰隊員演講時,我會花一整天規劃,好讓身體與心理都處於完美狀態。工作時,紀律、認真、謹慎,缺一不可,就像賽跑一樣。我現在仍會喝茶加蜂蜜,吃吐司。」
班尼斯特則瞭解到:「運動的關鍵不是求安穩舒適,而是要適應意外,能在緊要關頭隨機應變。運動跟整個人生一樣,關鍵在於勇於冒險。」
資料來源:《完美的一英里:三名跑者,一個目標,挑戰百年未破的四分鐘障礙》
作者:尼爾.貝斯康(Neal Bascomb),左岸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書摘】極限,是你的心所想像出來的
*跑步好書,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